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坐有讲究,古人的坐姿与礼节

zooyong1周前 (06-24)知识文章10

坐姿与礼节有一定关系,所以古人对坐姿比较讲究。席地而坐大致有三种。一是“趺坐”,即双足交迭,盘腿而坐;二是“箕踞”,即两腿前伸而坐,全身形似簸箕;三是“跽”(jì),即跪坐,臀部压在后曲的腿、脚之上。与尊长或友人交谈,以及在聚会议事、宴会、招待宾客等场合,礼貌的姿式是“跽”坐,且讲究“正襟危坐”。

西汉中大夫宋忠、博士贾谊,有一次听卜者讲解卜筮,这位学问渊博的卜者讲论得顺理成章,宋、贾二人不由肃然起敬,于是“猎缨正襟危坐”,即整理冠带、衣襟,端正地坐好,以示尊敬。而东晋的陶侃则是“职事之暇,终日敛膝危坐”。宋代的司马光平时也是“燕居,正色危坐”。三国时魏国的管宁,50年来常坐一木榻,且跽坐,从未箕踞,以致着膝之处都磨出了深坑。

古人在席子的摆设及入席等方面也有许多礼节讲究。如“席不正不坐”,说的是席在摆设时要与室内四边平行而不斜,否则就不应该坐。席正而坐,体现坐者的端庄,也是一种礼数。《礼记·曲礼上》对入席的礼法有如下规定:“毋躇席,抠衣趋隅”,即入席时,不要从席子的上首即前边踏席越过,应该提起衣裳走向下角进入席位。

“坐不中席”是指席中为尊者独坐时的位置,所以卑者即使独坐也不能居中,而应坐在边上。“异席”,古代一席一般坐四人,如果有五个人,应让长者另外坐席。“敬无余席”,说的是与尊长同坐时,中间不要留较大空隙,应靠近尊长,以便服侍、请教。

◎本文原载于《文摘报》,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古代书画家的中秋节...

中秋佳节,在赏月之余,也想和广大朋友们一起聊聊和中秋节有关的书法国画。以苏轼为代表的古代文人写中秋的诗词很多,但写中秋的书法却很少。尽管如此,小助理还是给大家找出一些与中秋相关的精品,供大家欣赏品味。...

经典的人生励志名言送给自己,用微笑带过一切,用努力去说服明天

1、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2、我站在这里,不等太阳不等风,只等你,能遇见就珍惜,遇不见就努力。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不要将最贴心的人视若当然,请珍惜他们,如同对待你的...

励志名言警句

我本不善言辞,却忙于人际交往。我本喜欢独处,却忙于奔波劳碌。而所做的一切,都只为得到那可解万千惆怅的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可保老人晚年安康,可护稚子入的学堂。可这碎银几两,断了儿时梦想,让少年染上...

10句自强励志的经典名句

1、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出自《尚书》。堆起九仞高的山,只是缺了一筐土最终无法完成。这句话比喻做事情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的一刻,决不能半途而废。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终,坚持到底。有时候,即便只差一点,也...

陌上花开 钱镠深情艳千古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夫人回家省亲,吴越王钱镠一封九字情书,铺开无限怜爱。今天,我们读到这里,依然能感觉到温暖的包围:春天来了,野花开了,亲爱的,你好慢慢回来了……清代学者王士祯称赞此语:艳称千古...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若问你最深情的古诗文是什么?你会说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或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亦或是“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等等。但我却说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