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之德行第一 道德、品行
德行第一 道德、品行
1. 陈仲举言为士则【1】,行为世范,登车揽辔【2】,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3】,至,便问徐孺子所在【4】,欲先看之【5】。主簿白【6】:“群情欲府君先入廨【7】。”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8】,席不暇暖【9】,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1】陈仲举:陈蕃(?--168),字仲举,东汉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人。桓帝时历任尚书仆射、太尉等职,刚直方峻,屡遭贬谪。灵帝初,任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合谋诛灭宦官,谋泄,被杀。他是东汉末年士大夫中很有影响的人物,有“不畏强御陈仲举”之誉。
【2】登车揽辔:登上公车,执持缰绳。指做官赴任。汉代朝廷征召授官,用公车传送。
【3】豫章:汉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刘孝标(后简称“刘注”)引《海内先贤传》:陈蕃为尚书,因忠正忤违贵戚,出为豫章太守。
【4】徐孺子:徐徲,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家贫好学,隐居不仕,时称“南州高士”。陈蕃在南昌不接待宾客,但尊重徐徲,物为徐设一榻,徐去后就悬挂起来。
【5】看:探望,访问。
【6】主簿:官名。汉以后在朝廷及郡县官府设主簿,掌文书印信,为掾史之道。
【7】府君:汉魏时对太守的称呼。亦用于对人的尊称。廨:官署。
【8】武王:周武王姬发,式:同“轼”。车上扶手的横木板。这里用作动词,乘车时站着俯身双手扶轼,以示敬意。商容:相传是商纣时贤人。闾:里巷之门。
【9】席不暇暖:连席子都来不及坐暖。形容繁忙迫切。
【译文】
陈蕃主言谈是士人的准则,行为是世间的典范,登上公车手执缰绳,为官赴任,怀抱着使天下清平的志向。他出任豫章太守,刚到,就问徐徲住在哪里,打算先去探望他。主簿向他禀告:“大家都希望府君先时官府。”陈蕃说:“周武王即位之后,就立即到商容的住处去访问致敬。我尊重贤人,有甚么不对呢?”(微评:唐初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徐孺下陈蕃之榻”用典即出自此。徐孺:即徐孺子,为了句式工整对仗省去了“子”字。)
2. 周子居常云【1】:“吾时月不见黄叔度【2】,则鄙吝之心复生矣【3】。”
【注释】
【1】周子居:据《赏誉》1刘注引《汝南先贤传》:周乘,字子居,东汉汝南城(今河南正阳东北)人。与黄宪、陈蕃相友善。为泰山太守,有惠政。按:《后汉书.黄宪传》亦载此语,作陈蕃与周举相谈论的话。周举,字宣光。但《后汉书周举传》并未提及此事。
【2】时月:泛指数月。黄叔度: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今河南正阳)人。出身贫贱,父为牛医。以德行著称,当时人称誉他是颜渊复生。
【3】鄙吝:庸俗贪婪。
【译文】
周乘经常对人说:“我如果几个月没有看到黄宪,那庸俗贪鄙的心思就又萌生了。”(微评:“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孟母三迁”都是说与怎样的人相近对我们日常品德形成至关重要,故古代贤明帝王都选取贤良方正之士伴储君生活学习,伴储君成长,以培养储君端正的品德、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