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跟着古诗词过端午:十首经典推荐

五月榴花照眼明,又逢端午忆先贤。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以诗寄情,咏叹龙舟竞渡、粽叶飘香,更追思忠魂屈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下面这十句流传千古的和端午有关的诗句吧!

1.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 【唐】张建封《竞渡歌》(节选)

赏析:以明媚的五月风光开篇,渲染出节日气氛,常被引用描绘端午时令美景。

2.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 【唐】文秀《端午》

赏析:每逢端午,人们总免不了支谈及屈原。这首诗作者开明宗义,点明端午节与屈原的紧密联系,流传千古。

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赏析:作者生动形象描绘了端午佳节的典型民俗:包成双髻的粽子与头戴艾草的装扮,充满生活气息。

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赏析: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作者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端午节时的佩饰(五彩丝线、辟邪符箓),色彩明丽,画面唯美。

5.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张耒《和端午》

赏析:国破身亡如今还留下什么?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对屈原以身殉国的感慨,凸显其不朽杰作《离骚》的永恒价值。

6.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宋】张耒《和端午》

赏析:诗人将龙舟竞渡与悼念屈原的悲情紧密联系,点明竞渡活动的深层文化内涵。(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7.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南宋】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辞酬午日》

赏析: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罢了。这句诗写端午节时,诗人诵读《楚辞》以纪念屈原,并感慨时光流逝,意境深远。

8.鼓声劈浪鸣千雷,破浪飞出争先来。

——【宋】楼钥《湖亭观竞渡》(节选)

赏析:这句诗极富动感地描绘了龙舟竞渡的激烈场面,鼓声如雷,舟行似箭,气势磅礴。

9.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

——唐·姚合《夏夜宿江驿》(节选,常引用于端午)

赏析:这句放款虽然不是专门写端午,但“角粽香”已成为描绘端午粽香的经典意象,结合渔歌,勾勒出祥和画面。

10.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唐】李隆基《端午》

赏析:盐梅:盐和梅子。盐味咸,梅味酸,均为调味所需。也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盐花梅浆,可用以擦洗银器。

诗人以治理国家需贤臣(盐梅调羹喻)与端午宴饮(饮酒)并举,体现帝王视角下的节日与治国之思,立意独特。

以上这些诗句,从怀念屈原,到描绘戴彩线、吃粽子的习俗,再到赛龙舟的热闹,就像端午节的“活历史”,满满都是文化和情感。你记忆最深的是哪句端午诗?让这些穿越千年的“诗香”,陪着我们一起过节,把端午的故事和味道继续传递下去吧!

相关文章

今日成语分享【八面威风】

成语解释八面威风(bā miàn wēi fēng)形容一个人气势非凡,威风凛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显得非常威严和有气势。成语由来“八面威风”出自元朝无名氏的杂剧《马陵道》第一折:“我如今八面威风,谁...

不容错过的准确又实用的十款翻译软件

Hello,大家好,今天猫咪智囊给大家带来网上最流行的十款翻译器,智囊会先给大家介绍十款翻译器有什么不同,随后会作出对比,大家可以自行选择自己觉得哪个实用的翻译器使用。第一款「DeepL」DeepL号...

经典走心的人生格言,句句正能量,励志人生

一 * 你能给明天做得最好准备,就是尽力做好今天。二 * 没有礁石的阻挡,哪有浪花的激越;没有羚羊的快捷,哪有猎豹的英姿;有了风的拥抱,帆张开了胸膛;有了雪的映衬,梅越加冷艳高洁。人生的路上,我们时时...

苏东坡这首诗,看透生死富贵,渡了世间无数人

每天读一首好诗宋神宗熙宁四年,即公元1071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王安石排挤,故自请出朝,任杭州通判。两年后,苏东坡游杭州九仙山时,听说了一个故事: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主钱鏐一生征伐,骁勇...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若问你最深情的古诗文是什么?你会说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或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亦或是“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等等。但我却说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卿卿日常》家书:陌上花开,吾可速速归矣

今天安利一部欢乐神剧《卿卿日常》,讲述的是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姑娘,与新川几位少川主的爱情故事,主打轻喜古偶剧。剧情有点老套,男主能文能武,宠溺护妻,家世好、相貌好、脾气好,女主单纯、善良、呆萌,人设基...